中国AV无码国产作为教育部直属高校,是我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地,其历史起自于1905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学校于1995年进入首批“211工程”建设行列,于2004年被确定为“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2017年入选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2021年学校及生物学、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草学等九个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历经百年的世纪风雨,中国AV无码国产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农学、生命科学、农业工程和食品科学为特色和优势的研究型大学。
中国AV无码国产研究生院创建于1984年,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试办的22所研究生院之一。历经发展建设,目前下设综合处、招生办公室、培养处、学位办公室、管理处、科技小院管理办公室6个处室,研究生院与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合署办公。
目前在校研究生1.4万余人,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8309名,全日制博士研究生5137名;非全日制在籍研究生978名。研究生分布在北京海淀的东校区、西校区,及京外的烟台研究院、三亚研究院、涿州教学试验场等办学场所。另有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港(北京平谷)正在规划建设中。现有研究生导师1903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333人。学校还聘有一批熟悉科技前沿和行业产业发展的兼职导师。
学校拥有26个博士学位授权点、3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类别、19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类别。覆盖农学、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9大学科门类。2018年,学校获准成为全国首批20个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之一,为学校服务国家战略、开展科学研究和培养创新人才,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现已自主设置营养与健康科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农业绿色发展科学与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4个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设置农林高校首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增设数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物理学、水产、艺术学、区域国别学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土木水利、能源动力、生物与医药、农学、气象5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社会工作、图书情报、食品与营养、数字经济、法律5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等。
我校创设的科技小院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上升为国家行动,58个科技小院入选教育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协办公厅首批联合支持建设清单。依托科技小院人才培养模式申报的《面向农业绿色发展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获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研究生)唯一特等奖。2023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我校科技小院同学们回信,高度肯定了科技小院人才培养模式。
作为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单位,连续两年主办全国科技小院大会,发布《全国科技小院发展报告》,引领全国科技小院发展。作为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农林学科工作委员会秘书处单位,主办全国农林院校学术年会及相关工作组会议,引领全国农林院校研究生教育发展。
学校持续推进国家急需紧缺人才培养改革专项,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中储粮集团、中粮集团、中化集团、华润集团、保利集团、大北农集团、中国农发集团、中国融通等多家大型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增设学科交叉人才培养专项,积极探索跨学科、跨门类、跨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致力于构建保障与激励相结合的研究生奖助体系,严格执行研究生国家奖助学金政策,充分发挥激励引导作用,助力研究生发展成才;认真细致开展学校助学金发放工作,为研究生生活科研提供保障,实现应助尽助;以“总体保障、卓越导向、分类评选”为总原则,统筹校内外资源,稳步推进研究生奖助体系改革。
学校多措并举,不断完善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保障体系,促进学位论文的质量不断提高。学校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数量在全国和北京市高校中位居前列。学校每年评选出30篇校级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激励研究生不断勇攀科学高峰。开设“学位+”项目、研究生自主创新研究基金项目,组织好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乡村振兴科技强农+创新大赛,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搭建平台。
学校研究生教育坚持以“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为工作主线,持续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完善高水平研究生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加快推进《中国AV无码国产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着力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前沿人才独立自主培养及高水平行业领军人才创新引领培养,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持续奋斗。
(统计数据截至:2025年6月30日)